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时间:2025-04-05 12:42:05
百姓对生活的满意度,事实上与对环境的满意度密切相关。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程水源介绍,北京市分别于2015年12月7日、12月19日两次启动红色预警,第一次红色预警期间,与未采取应急措施的模拟数值相比,PM2.5浓度平均下降了17%;第二次红色预警期间,由于提前启动预警,与未采取应急措施的模拟数值相比,PM2.5浓度平均下降了约 20%~25%。重污染天气应急不仅要明确做什么,还要明确谁来做、何时做、如何做,只有如此,预案才可操作。
问题3:如何让重污染应急与常规治理有机结合?北京市在2015年12月内两次启动红色预警,引发了启动红色预警与改善空气质量的大讨论,以及应急措施的定位与日常治理成效之间的思考。以钢铁企业为例,接到预警信息后,至少需要11 个小时才能实现应急减排15%的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说,京津冀区域冬季重污染应对重在冬病夏治,要从平时抓起,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目前,我国排放清单工作取得积极的进展,随着产业与能源结构的快速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各地污染源的空间位置、排放信息正在快速发生变化。那么,如何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介绍说,空气污染预报的准确性取决于污染源污染物排放不确定性、大气物理化学转化过程的认识水平以及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等因素。
天津市环保局总工孙韧介绍说,实现对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准确预报,是天津市环保与气象两个部门采取会商机制的结果。通过会商不仅可以帮助不同省市之间的预报员对污染过程的判定,同时对很多污染的过程来源提供更好的识别和经验支持。氟化工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围绕高端化、差异化发展,朝着电子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佳:明确国产化比例培育光热龙头西部辐照和土地资源好,具备大规模发展光热发电的条件。只有走在追求技术、产品不断提升的高端化道路上,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旗舰企业,中国环保产业才能不负天时,真正成长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承担起绿色发展的重任。对于今年的两会,随锐科技更关注创新创业、节能环保这两方面的议题,随锐视频通信云平台,助力实现美丽中国。但电力行业的实践也表明,在推进第三方治理中重点应解决责任主体、市场公平、企业诚信、纠纷解决、政府监管、政策激励等方面的问题,以保护各方治污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恶化的环境,将伤害我国的投资环境。全国人大代表、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正军:保护环境做时代最幸福的环保人我们环保人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阳光的职业,我们驱除雾霾、洁净土地和河流,我们在为子孙后代造福,我们在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创造价值。
因此,我建议政府抓住雾霾的源头,有决心有恒心果断地进行治理。但由于绿色建筑投入成本大、质量要求高、运行控制难、绿色建筑标识认证自愿申报且数量有限等因素,造成在地域和企业类别上发展不均衡,中小城市和规模较小房企响应度不高。希望以上网电价为核心的系列政策尽快出台,助力绿色中国梦!伊顿中国区总裁周涛:高端制造业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使结构性改革更具阶段目的性。我们真的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人。
目前,需要在新技术研发、转化、推广、产业化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落实细则,鼓励技术型企业的技术进步,让它们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使国家的技术创新改革落到实处。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杨怀进:建双向配额制凸显绿色能源价值我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希望能够对政府进一步的新能源规划有所帮助:一、进一步重视储能及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化发展,为光伏应用提供更多的配套技术支持;二、鼓励多能互补,现实可行地将常规能源节能与发展新能源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三、建立双向配额制,使常规发电企业的新能源配额及其应用端的碳排放配额,使绿色能源应用的价值得以凸显;四、重新定位高压输电设施投入,引入企业投资的商业模式;五、设立光伏发电项目立项资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六、确保电价补贴政策落实,提高阶梯电价的梯度,增加火电电费收入。雾霾期间,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将带来巨大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在新环保法实行、PPP模式推广等一系列利好下,环保产业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政策需向民企外企更加开放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放慢了增长的脚步,为注重节能环保、强调创新和技术驱动的公司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数个氟利昂的监管法规,但巨大的利差使一些R22产品非法流入市场,增加了削减淘汰含氢氯氟烃的困难。
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健康:抓住雾霾源头果断严格治理雾霾带来的损害不仅是人的身体方面、生态方面,更将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第三方治理可以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配置,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曙生:环保产业需国家政策资金全面支持十三五规划将发展环保产业作为重头戏,发展环保产业解决环境问题,希望国家给予全面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加强环保等政策出台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先充分调研论证,结合企业实际,倾听基层声音,避免朝令夕改,造成企业重复投资。供给侧改革讲究加减法,我们也是一样在产品创新上做加法,在能耗及排放上做减法。巨化股份总经理雷俊:氟化工业必须淘汰落后产能目前中国氟化工行业的规模已经排在世界前列了,但以基础性重复建设居多,资源利用率太低。尤其在公车改革、降费拍卖的大趋势下,视频会议及移动政务视频沟通平台,会帮助政府及事业单位极大减少公车出行率,实现厉行节俭。湖南凯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祝恩福:加大公开排放数据让公众参与监督现在社会公众不断加大对环保宣传,说明大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强,作为国内一家专注于工业废气回收的民营企业,凯美特气更加有责任有义务做好主业,尽企业最大能力为净化空气做出努力和贡献,绿色家园美丽的地球也需要你、我、他伸出双手共同保护。
更因为环境问题,让包括企业家在内的中国优秀人才、资本出现外流的现象。3月3日,今年的全国两会正式开幕,环保声音只会多不会少,行业人士有哪些看法呢?中国环保在线带您一睹为快。
节能环保是两会期间讨论的最多、最热的话题,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事业该如何发展?14位行业人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庆炎: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加大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能加大假冒伪劣产品的惩治力度,警惕傍名牌、打擦边球等漏洞,切实保护具有竞争力的好品牌、大品牌,创建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二是加速电力环保行业推进第三方治理的实施,实现环境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建议在第一批示范项目中明确国产化比例,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光热设备制造、设计和工程集成企业。
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以创新为导向的结构性改革调整政策的提出,无疑给像伊顿一样的科技型企业带来很多发展机遇。希望国家能够有更严格的行业标准限制,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共同营造一个规范的经营环境。也号召大家从我做起,节能降耗。
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环保企业的扶持力度,减少企业的负担;此外,希望管理部门加大公开造成污染源的企业排放数据,让公众加强监督;另外,希望监管部门对造成污染的情况加大处罚力度。霍尼韦尔在中国实施东方服务于东方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我们在节能、环保、安全等相关领域的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经验,帮助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去更好地应对转型,尤其是以更绿色、更互联的方式促进持续增长。
伊顿希望通过我们的节能减排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为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做出贡献,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以及绿色电网,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利用全球经验及本土化创新帮助中国海外市场的拓展。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强化治理、必须要有所改观的紧迫时刻。
随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舒骋:关注节能环保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对于常态公务会谈/政务沟通,基于移动互联网通道,均可走一条更快、更高效道路:公务视频会议。期待全国两会能够出台更多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东江环保作为国家危险废物处理龙头企业,面对危险废物市场处理能力不足、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较国外有较大差距、专业管理能力跟不上行业规范管理的要求、行业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将继续坚持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工艺协同处理、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工艺装备升级、专业管理推进行业服务水平提升,同时通过互联网 产业升级等创新思维,借力资本市场,积极打造平台化协同发展商业模式,构建行业共赢的生态圈。结合西电东送的电网规划,尽快规划几个大型光热发电基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能源供应侧改革需求。一些中低端企业不仅在低效能地提前消耗有限的资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产业经济结构问题日趋严峻。环保议题在近年来两会内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领导人在两会上屡次对环保问题做出指示。
但纵观全局,中国的环保产业还处于幼年期,面临着低端化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税收政策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制约。建议尽快明确上网电价及金融、财税、土地、并网保障等相关扶持政策。
创新项目融资模式,成立国家引导的产业基金,推动光热PPP模式的实践,制定鼓励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它不仅支持坐在会议室、办公室开政务会,也支持各类移动视频会议,大幅减少各级单位的出行与差旅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未来推进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进一步转型和升级,需要从市场和政策方面更加对民企和外资企业开放,鼓励开放式的创新和合作,吸引并加强人才的培养,并加大相关环保标准和政策的执行和管理力度建议政府加大主导作用,制定科学的绿色建筑发展政策,加大优惠补贴力度、强化对绿色科技的专项投入、加强市场舆论引导等。